WASP-12b

WASP-12b

类型:气态巨行星(热木星) 星座:御夫座(Auriga) 距离:约1,400光年
赤经: 06h 30m 32.79s
赤纬: +29° 40′ 20.3″
视星等: 宿主恒星WASP-12视星等11.7(肉眼不可见)
大小: 行星半径约1.8倍木星,角直径不可测
最佳观测时间: 北半球冬季(12月至2月)

天体简介

WASP-12b是宇宙中已知最极端的系外行星之一,2008年通过广角行星搜索项目(WASP)发现。它围绕类太阳恒星WASP-12以仅0.023天文单位的距离公转(不足水星轨道的1/10),轨道周期仅1.09天,表面温度高达2,200°C,是典型的“超热木星”。潮汐力将其拉伸为橄榄球状,并引发剧烈的物质流失——每年约损失6×10¹⁸克大气,形成彗星状尾迹,预计数百万年后将被恒星完全吞噬。 科学意义上,WASP-12b是研究行星毁灭过程的天然实验室。哈勃望远镜光谱分析显示其大气富含碳元素,甲烷与一氧化碳比例异常,暗示碳氧比超过太阳系标准,可能形成石墨或钻石雨。其极端高温导致大气层高度膨胀,反照率仅0.06(比煤炭更暗),成为已知最黑暗的行星之一。 2017年,观测发现其轨道周期正以每年29毫秒的速度缩短,证实潮汐耗散导致轨道衰变,为恒星-行星相互作用模型提供了直接证据。此外,其凌星时紫外光谱显示恒星吞噬行星物质的激波现象,为研究吸积过程提供了独特视角。 尽管无生命可能,WASP-12b的“死亡螺旋”深刻揭示了行星系统的动态演化。作为詹姆斯·韦伯望远镜(JWST)的重点目标,其大气化学与物质逃逸机制的研究,将深化人类对巨行星晚期演化的认知。这颗濒临毁灭的炽暗行星,以暴烈之姿演绎恒星与行星的终极博弈,既是宇宙残酷美的缩影,也警示着天体命运的不可逆性。

相关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