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PPIST-1-f

TRAPPIST-1-f

类型:系外行星(岩石/冰质行星,位于宜居带外缘) 星座:宝瓶座 (Aquarius) 距离:约39.5光年
赤经: 23h 06m 29.37s
赤纬: -05° 02′ 28.6″
视星等: 母星TRAPPIST-1视星等 18.8(行星不可见)
大小: 约1.04倍地球半径(质量约0.68倍地球)
最佳观测时间: 北半球秋季(南半球观测条件更佳)

天体简介

TRAPPIST-1 f 是围绕超冷红矮星 TRAPPIST-1 运行的七颗行星之一,位于该系统的宜居带外缘。2017年,NASA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和地面观测团队确认了它的存在,使其成为研究系外行星多样性的关键案例。 关键特性 轨道与环境: 公转周期 9.2天,因母星极暗(光度不足太阳0.05%),其表面温度可能低于宜居带内行星(如TRAPPIST-1 e),但若存在厚大气层或温室效应,仍可能维持液态水。 潮汐锁定现象可能导致极端温差,但大气环流或地下海洋可能调节气候。 组成与结构: 密度分析表明,TRAPPIST-1 f 可能是岩石与冰的混合体,类似太阳系外缘的冰卫星(如木卫二)。 若存在冰壳覆盖的液态水层,其地下海洋可能具备生命所需条件。 科学意义: 作为JWST(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重点目标,科学家试图通过凌星光谱探测其大气成分(如CO₂、CH₄),以判断是否具备生命支持潜力。 该行星的发现挑战了传统宜居带定义,表明红矮星系统中“边缘宜居”行星可能通过非平衡过程维持生命环境。 TRAPPIST-1 f 的探索不仅深化了人类对系外行星气候多样性的理解,也为寻找地外生命提供了新思路——即使在传统宜居带之外,行星仍可能通过独特机制孕育生命。

相关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