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eis-57

Simeis-57

类型: 行星状星云(Planetary Nebula) 星座:仙后座(Cassiopeia) 距离:约 1,500 光年
赤经: 03h 39m 42s
赤纬: +58° 56′ 00″
视星等: ~12.5 等(需大型望远镜观测)
大小: 物理直径 ~5 光年,视直径 ~30 角分
最佳观测时间: 北半球秋季至冬季(9月-1月),仙后座高悬夜空

天体简介

Simeis 57(Sh2-216)是仙后座内一个 低表面亮度行星状星云,由乌克兰克里米亚天体物理天文台于20世纪50年代发现。它是一颗 类太阳恒星 生命末期的残骸,中心恒星已坍缩成白矮星,外层气体被电离后形成膨胀的壳层结构26。 结构与动力学 膨胀壳层:Simeis 57 呈 不规则环状,直径约5光年,膨胀速度 ~30 km/s,年龄估计 10,000-20,000 年。 中心恒星:其白矮星表面温度 ~100,000 K,紫外辐射激发周围气体发光,但光学波段难以分辨48。 化学组成:射电观测(如ALMA)检测到 CO分子 和 尘埃,表明星云仍含冷分子气体,挑战传统行星状星云演化模型6。 科学意义 恒星演化研究:Simeis 57 的低亮度与复杂结构为理解 小质量恒星死亡过程 提供样本,类似太阳的未来命运6。 观测挑战:需窄带滤镜(如Hα)或红外设备(如JWST)捕捉其微弱辐射,揭示激波与分子气体分布8。 尽管肉眼不可见,Simeis 57 仍是探索 星际物质循环 的重要窗口,未来高灵敏度观测或揭示更多恒星晚期质量损失机制。

相关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