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tten-Egg-Nebula

Rotten-Egg-Nebula

类型:原行星云(Protoplanetary Nebula) 星座: 船尾座(Puppis) 距离:约 5,000 光年
赤经: 07h 42m 16.83s
赤纬: -14° 42′ 52.1″
视星等: ~9.0 等(需望远镜观测)
大小: 物理直径 ~1.4 光年,视直径 ~1 角分
最佳观测时间: 北半球冬季(12月-2月),南半球春季(9月-11月)

天体简介

Rotten Egg Nebula(臭蛋星云)是船尾座内一个独特的原行星云,因其富含 硫化合物(如硫化氢)而得名,这些分子在红外波段被检测到,并产生类似腐败鸡蛋的气味(若人类能直接嗅到)8。该星云由一颗 红巨星 在演化末期抛射外层气体形成,正处于向行星状星云过渡的短暂阶段(约 1,000 年)。 结构与动力学 双极喷流:哈勃望远镜影像显示,星云中心恒星(可能为 双星系统)以 ~700,000 km/h 的速度喷射气体,形成 沙漏状结构,两瓣延伸约1.4光年8。 激波加热:喷流与周围星际介质碰撞产生激波,加热气体至数千度,激发 OH 和 H₂O 分子辐射(射电波段可观测)。 化学复杂性:ALMA观测检测到 硫氧化物、氰化氢(HCN) 等分子,为研究恒星晚期核合成提供样本8。 科学意义 恒星死亡研究:臭蛋星云揭示了 中等质量恒星(3-8 M☉) 如何通过剧烈质量损失塑造星周环境。 行星系统前身:其尘埃盘可能孕育 第二代行星,未来 JWST 红外观测或揭示更多细节。 观测挑战:需结合光学(哈勃)、红外(斯皮策)和射电(ALMA)数据,穿透尘埃解析动力学8。 尽管肉眼不可见,臭蛋星云仍是探索 恒星演化与星际化学 的关键案例,其极端物理条件为宇宙分子多样性提供了罕见窗口。

相关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