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443

IC-443

类型:超新星遗迹(Supernova Remnant, SNR) 星座:双子座(Gemini) 距离:约 5,000 光年
赤经: 06h 17m 05.3s
赤纬: +22° 21′ 27″
视星等: 不可见(需射电/X射线观测)
大小: 物理直径 ~70 光年,视直径 ~50 角分
最佳观测时间: 北半球冬季(12月-2月),双子座高悬夜空

天体简介

IC 443(水母星云)是双子座内一个著名的 超新星遗迹,由一颗大质量恒星在 3,000-30,000 年前 爆发形成,其名称源于其丝状结构形似水母触须24。该遗迹呈现 混合形态,包含射电壳层、X射线热辐射区及分子云相互作用区,是研究 恒星死亡与星际反馈 的重要样本10。 结构与动力学 双壳层结构:IC 443 由 两个相互连接的准球形子壳 组成,可能与不同密度的星际介质(ISM)碰撞有关10。 脉冲星候选体:遗迹南缘的 CXOU J061705.3+222127 可能是一颗高速运动的 中子星,其X射线喷流与星云结构存在动力学关联28。 分子云相互作用:紫金山天文台观测显示,遗迹北部存在 连续分子壳层,而东部分子云团块可能被超新星激波触发恒星形成8。 科学意义 宇宙化学实验室:IC 443 富含重元素,为研究 超新星核合成 提供线索4。 多波段研究:其射电、X射线和红外辐射揭示了 激波加热 与 粒子加速 机制,可能关联银河宇宙射线起源10。 观测挑战:需依赖 射电(如ALMA)和X射线(如钱德拉) 设备解析复杂结构8。 尽管肉眼不可见,IC 443 仍是探索 恒星爆发与星际生态 的经典案例,其绚丽的丝状结构(如哈勃影像)展现了超新星遗迹的暴力美学

相关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