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简介
HH 46/47是研究最深入的恒星喷流系统之一,展现了新生恒星如何通过高速物质外流清除周围物质。这个由埋藏的原恒星驱动的双极喷流,以每秒300公里的速度冲击星际介质,产生明亮的激波前沿,为理解恒星形成早期的质量损失机制提供了教科书般的案例。
宇宙喷泉的动力学
系统的关键特征包括:
中心引擎:
Class I 原恒星(质量约0.86太阳质量)
被0.1光年厚的尘埃包层包裹
喷流结构:
东北部(HH 47A)和西南部(HH 47C)激波结
检测到CO、SiO等分子外流
喷流进动周期约1,000年
环境相互作用:
产生速度达100 km/s的弓形激波
加热气体至10,000K
恒星诞生的时间胶囊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最新发现:
喷流中存在有机分子和晶体硅酸盐
周期性喷发导致的激波"结"结构
原行星盘形成的化学前体物质
科学价值:
角动量转移:验证喷流如何耗散坍缩物质角动量
反馈机制:研究外流如何调控恒星最终质量
行星系统形成:探索喷流对原行星盘的影响
观测提示:
需16英寸以上望远镜+[S II]滤镜
天文摄影需长时间曝光
近红外穿透尘埃显示隐藏结构
这个被称作"宇宙消防栓"的系统,其精确校准的喷流不仅揭示了恒星诞生的暴力过程,喷流中检测到的复杂分子更暗示着生命基础物质可能在恒星形成初期就已生成。HH 46/47的存在证明,即使是新生恒星的"生长痛",也能在星际介质中雕刻出跨越光年尺度的宇宙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