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利泽-667-C

格利泽-667-C

类型:红矮星(光谱型M1.5V),拥有行星系统 星座:天蝎座(Scorpius) 距离:约22.7光年
赤经: 17h 18m 57.16s
赤纬: -34° 59′ 23.3″
视星等: 约7.24(肉眼不可见)
大小: 恒星半径约0.42倍太阳
最佳观测时间: 南半球夏季(6月至8月)

天体简介

格利泽667 C是天蝎座三合星系统格利泽667中最小的成员,与另外两颗橙矮星(Gliese 667 A、B)组成引力束缚系统,彼此间距约230天文单位。作为一颗红矮星(M1.5V),其质量约0.33倍太阳,表面温度3,400K,光度仅为太阳的1.4%,但拥有至少2颗(可能多达7颗)行星,其中格利泽667 Cc因位于宜居带内备受关注。 格利泽667 Cc轨道周期28天,接收恒星辐射量约地球的90%,若存在适度温室效应,表面温度或支持液态水。其质量下限约3.8倍地球,可能为超级地球或迷你海王星。然而,该行星处于潮汐锁定状态(一面永昼、一面永夜),大气环流与恒星频繁耀斑活动(红矮星共性)可能削弱其宜居潜力。另一确认行星Gliese 667 Cb轨道极近(周期7天),表面炽热,凸显系统内行星环境的极端差异。 该系统的科学价值在于验证多恒星环境下行星形成的可能性。格利泽667 C的行星盘可能受外围双星引力扰动,导致行星轨道紧凑化。此外,其金属丰度仅为太阳的25%,却孕育多颗行星,挑战了“高金属丰度促进行星形成”的传统理论。 尽管视星等7.24需望远镜观测,其邻近性(22光年)使格利泽667 C成为宜居性研究的重点目标。2013年,欧洲南方天文台通过视向速度法发现其行星信号,但因数据噪声争议,部分候选行星尚未完全确认。未来,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或可分析Cc的大气光谱,检验是否存在水或甲烷。 作为红矮星多星系统的代表,格利泽667 C既展现了宇宙中行星生存的顽强适应性,也揭示了生命存在的严苛边界。其暗弱光芒下的“超级地球群”,既是人类寻找外星家园的希望灯塔,亦是追问宇宙生命普遍性的沉默试金石。

相关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