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2-3-2-5-猫头鹰星云

G202-3-2-5-猫头鹰星云

类型:反射星云与暗星云复合体 星座:御夫座(Auriga) 距离:约 1,500 光年
赤经: 05h 04m 12.0s
赤纬: +34° 25′ 00″
视星等: 约 7.5 等(需望远镜观测)
大小: 物理直径约 5 光年,视直径 20 角分
最佳观测时间: 北半球冬季至春季(12月-4月),午夜前后最佳

天体简介

G202.3+2.5,俗称“猫头鹰星云”,是御夫座内一个独特的星际云复合体,因其形态类似猫头鹰的双眼而得名。该星云主要由反射星云和暗星云组成,其蓝色辉光来自附近恒星(如御夫座HD 32372)的星光散射,而暗星云部分(如巴纳德暗云)则遮挡背景光线,形成对比鲜明的“空洞”结构68。 结构与恒星形成 猫头鹰星云的“双眼”实为两个电离氢区(HII区),由年轻大质量恒星的紫外辐射激发周围气体发光。斯皮策空间望远镜的红外观测显示,其内部存在原恒星包层,表明恒星仍在形成中。此外,ALMA毫米波数据揭示了星云中的致密分子气体纤维,暗示引力坍缩可能触发新一轮恒星诞生48。 科学意义与观测特点 星际介质研究:猫头鹰星云的混合形态(反射、暗星云共存)为研究尘埃散射与消光效应提供了理想样本。 动力学演化:其结构可能受超新星遗迹或恒星风冲击影响,形成现今的扩张气泡状形态9。 观测挑战:尽管视直径较大,但表面亮度低,需长曝光摄影或窄带滤镜(如Hα)增强细节,小型望远镜仅能见模糊斑块。 作为御夫座分子云复合体的一部分,猫头鹰星云不仅丰富了银河系恒星形成区的多样性,其生动的形态更成为天文摄影的热门目标,展现了星际尘埃与星光交织的宇宙画卷

相关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