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海马复合体

海豚-海马复合体

类型:分子云复合体(恒星形成区) 星座:猎户座(Orion) 距离:约 500 光年(与猎户座分子云复合体相同)
赤经: 05h 39m 00s(核心区域)
赤纬: -07° 00′ 00″(核心区域)
视星等: 不可见(光学波段被尘埃遮蔽)
大小: 物理跨度 ~50 光年,视直径 ~5°
最佳观测时间: 北半球冬季(12月-2月),猎户座高悬夜空

天体简介

海豚-海马复合体是猎户座分子云复合体(OMC)的一部分,包含 LDN 1641 和 LDN 1647 两个暗星云区域,因其在红外影像中呈现类似海豚与海马的形态而得名12。该区域是研究低质量恒星形成的重要实验室,尤其以原恒星喷流和赫比格-哈罗天体(HH 1/2)著称。 结构与恒星形成 复合体内部富含冷分子气体和尘埃,红外观测(如Spitzer、Herschel)揭示其纤维状结构,宽度约0.1光年,符合恒星形成的“湍流碎裂”模型。ALMA毫米波数据显示,部分致密核已坍缩形成原恒星,并伴随高速分子外流(速度达100 km/s),激波加热周围气体形成H₂发射区3。 科学意义 恒星形成效率:相比猎户座大星云(M42),该区域更偏向低质量恒星形成,为太阳系早期演化提供类比4。 动力学反馈:猎户座OB星协的紫外辐射驱散部分气体,形成电离边界和空洞结构5。 观测挑战:需依赖红外(JWST)和射电(ALMA)设备穿透尘埃,揭示隐藏的年轻恒星天体(YSOs)6。 尽管肉眼不可见,海豚-海马复合体仍是理解星际介质演化与恒星诞生的关键样本,未来高分辨率观测有望揭示更多原行星盘细节

相关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