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pheus-Flare

Cepheus-Flare

类型:分子云复合体(恒星形成区) 星座:仙王座(Cepheus) 距离:约 325 光年(最新Gaia数据修正
赤经: 20h 39m 06.6s(核心区域)
赤纬: +68° 02′ 22″(核心区域)
视星等: 不可见(光学波段被尘埃遮蔽)
大小: 物理跨度 ~50 光年,视直径 ~5°
最佳观测时间: 北半球秋季(9-11月),仙王座高悬夜空

天体简介

Cepheus Flare 是仙王座内一个活跃的恒星形成区,属于银河系本地泡(Local Bubble)边缘的分子云复合体。该区域以其红外暗云(Infrared Dark Clouds, IRDCs)和年轻的恒星形成活动著称,是研究低质量恒星诞生的重要实验室12。 结构与恒星形成 Cepheus Flare 包含多个分子云核,其中最著名的是 LDN 1157,其内部已观测到原恒星外流(protostellar outflow)和赫比格-哈罗天体(如 HH 1/2)。ALMA 毫米波观测显示,这些外流速度高达 100 km/s,激波加热周围气体形成明亮的H₂发射区。此外,赫歇尔空间天文台的红外数据揭示了该区域的纤维状气体结构,宽度约0.1光年,符合恒星形成的“湍流碎裂”模型1。 科学意义 化学多样性:Cepheus Flare 的分子云中检测到复杂有机分子(如甲醇、甲酸乙酯),为生命前驱物质的研究提供线索。 动力学反馈:邻近恒星(如仙王座OB星协)的辐射可能影响分子云的演化,形成空洞结构。 观测挑战:需依赖红外(如JWST)和射电(如ALMA)设备穿透尘埃,揭示隐藏的年轻恒星天体(YSOs)12。 尽管肉眼不可见,Cepheus Flare 仍是理解星际介质与恒星形成的关键样本,未来高分辨率观测有望揭示更多原行星盘细节。

相关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