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简介
Carina-Sagittarius Arm(船底-人马臂)是银河系四大主旋臂之一,位于太阳系所在的 猎户臂(Orion Spur) 内侧,富含恒星形成区、电离氢区(HII区)和分子云复合体。其名称源于它最显著的天区——船底座和人马座方向,这两个星座包含银河系最密集的恒星诞生区,如 船底座η星云(NGC 3372) 和 人马座A*(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147。
结构与恒星形成
该旋臂是银河系 最活跃的恒星形成带 之一,包含:
大质量恒星摇篮:如船底座η(海山二),质量达太阳的 100倍,亮度 460万倍太阳,周围环绕着膨胀的侏儒星云(Homunculus Nebula)24。
分子云复合体:如 船底座分子云(距离 ~2,300 光年)和 人马座B2(富含复杂有机分子),为原恒星提供原料17。
星团与星协:如疏散星团 NGC 2516(钻石星团)和 Trumpler 14(年轻大质量星团),年龄仅 数百万年4。
科学意义
银河系结构研究:通过 CO分子谱线 和 红外观测(如Spitzer、Herschel),天文学家发现该旋臂可能并非连续结构,而是由分段的气体纤维组成,挑战传统旋臂模型7。
星际化学实验室:人马座B2中检测到 乙醇、甲酸乙酯 等生命前驱分子,为研究生命起源提供线索7。
黑洞与动力学:旋臂内侧指向银河系中心(人马座A*),其引力影响旋臂气体流动,可能触发恒星爆发式形成7。
尽管肉眼无法直接观测旋臂结构,但船底座η星云(视星等 ~4.5)和人马座“茶壶”星群(含M8礁湖星云)可作为其可见标志。未来 JWST 和 ALMA 将深入解析旋臂中的尘埃包裹原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