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简介
CTB 109 是仙王座内一个独特的超新星遗迹,因其异常的X射线发射特征而成为天体物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这个直径约90光年的遗迹展现了大质量恒星死亡后的复杂演化过程。
X射线闪耀的半壳结构
CTB 109最显著的特征是其明亮的X射线半圆形壳层:
由爱因斯坦卫星在1979年首次发现
呈现清晰的半圆形边界(约160度)
包含热等离子体(温度约0.5keV)
与分子云强烈相互作用导致不对称形态
神秘的中子星关联
遗迹内发现X射线脉冲星1E 2259+586:
自转周期约7秒(异常缓慢)
具有磁星级别的表面磁场(~6×10¹³G)
显示周期跃变(glitch)和X射线爆发
可能是"抗磁星"(anti-magnetar)理论的证据
分子云相互作用的实验室
CTB 109与巨型分子云相互作用产生:
明亮的OH脉泽发射
受激的CO辐射线
冲击波加热的H₂排放
这种相互作用为研究星际介质动力学提供了天然实验场
多波段观测挑战
由于光学不可见,研究需要:
X射线望远镜(如Chandra)
射电干涉仪(VLA)
红外空间观测站(如Spitzer)
其特殊形态持续挑战超新星遗迹的标准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