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 (JWST),天文学家观测到在 Big Bang 之后仅 7 亿年的一个未受破坏的星系中存在一个巨大的黑洞,发现了这些天体巨兽是如何增长的线索。
这些观测结果可能表明,在早期宇宙中,黑洞是由所谓的黑洞种子形成的,而黑洞种子是由大爆炸后密度波动产生的。
JWST 观测到的超大质量黑洞是 A2744-QSO1 (QSO1),其质量约为太阳的 1000 万倍,相当于其宿主星系总质量的 10%。
在局部宇宙中(因此在后来的宇宙时代)看到的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仅为其星系宿主的 0.005%。但是 QSO1 的宿主星系不仅仅是引人注目的微小。
这个星系,被认为是 130 亿年前的样子,也缺乏金属,这是天文学家给比氢和氦重的元素的名称。这表明它经历的恒星在超新星爆发中非常少,并且在它们的一生中分散了锻造的金属。
“QSO1 的氧丰度极低,低于太阳值的 1%,这使其成为在早期宇宙中发现的化学演化程度最低的系统之一,”研究团队成员、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的天体物理学家罗伯托·马奥利诺告诉 Sp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