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文学家发现了十几个在宇宙诞生后十亿年内停止恒星形成的“休眠”星系。
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最近捕捉到了三角座星系
(图像来源:美国宇航局、欧洲航天局、加拿大航天局、STScI)这可能为早期星系的生活提供更多线索,并可能提供更多关于星系如何演化的线索。
星系停止形成新恒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它们中心存在超大质量黑洞。这些庞然大物会发出强烈的辐射,加热并消耗冷气体,这是恒星形成的最重要成分。此外,较大的邻近星系可以剥离这种冷气体或加热它,导致恒星形成停止。因此,这些星系可能会无限期地保持休眠状态,或者变成“”。
星系变得不活跃的另一个原因是。当星系中的气体由于恒星过程(如,强烈的恒星风或与星光相关的压力)而变暖并被排出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因此,星系经历了一个短暂的“平静”时期。
“这通常是一个临时阶段,通常持续大约2500万年,”日内瓦大学博士生、描述这一发现的新研究的主要作者表示。经过数百万年,被推出的气体又重新落回,温暖的气体再次冷却。一旦有足够的冷气体,星系就可以开始形成新的恒星。
虽然休眠阶段在附近的星系中很常见,但天文学家在宇宙前十亿年中只发现了四个休眠星系。其中,三个质量低于10亿个太阳质量,一个质量超过100亿个太阳质量。对休眠星系的有限观测和分散的特性不足以清晰地了解早期恒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