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mi-Bubbles

Fermi-Bubbles

类型:伽马射线气泡(Gamma-ray Bubbles) 星座:人马座(Sagittarius,银河系中心方向) 距离:约 25,000 光年(从地球到气泡边缘)
赤经: 17h 45m 40s(银河系中心,Sgr A*附近)
赤纬: -29° 00′ 28″(银河系中心)
视星等: 不可见(仅伽马射线/X射线可观测)
大小: 物理高度 ~50,000 光年(单侧),视直径 ~50°×40°(天球尺度)
最佳观测时间: 南半球夏季(12月-2月),北半球低纬度地区可观测

天体简介

Fermi Bubbles(费米气泡)是银河系中心上下对称的两个巨大伽马射线结构,由 费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 于2010年发现18。它们从银河系盘面垂直延伸,总高度约 5万光年,相当于银河系直径的一半,是迄今观测到的最庞大银河系结构之一。 结构与动力学 高能辐射源:费米气泡主要发射 伽马射线,并伴随X射线(如eROSITA气泡)和射电辐射,表明其内部存在 高能粒子加速机制(如逆康普顿散射或强子碰撞)28。 膨胀速度:气泡以 每秒900-1000公里 的速度向外扩张,年龄估计 200-400万年,可能源自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 人马座A* 的剧烈活动46。 双层结构:内层(费米气泡)由高能粒子主导,外层(eROSITA气泡)则是激波加热的热气体,形成“双壳”形态10。 科学意义 黑洞活动证据:费米气泡证实银河系中心黑洞曾经历 剧烈喷流事件,挑战了“银河系黑洞休眠”的传统认知610。 星系演化影响:其能量(10^48-10^49焦耳)足以扰动银河系晕气体,可能影响恒星形成与星际介质循环14。 暗物质探测窗口:部分理论认为气泡伽马射线可能源于 暗物质湮灭,但当前数据更支持黑洞起源8。 尽管肉眼不可见,费米气泡仍是研究 星系核反馈与高能天体物理 的关键样本,未来观测(如CTA望远镜)或揭示更多粒子加速细节

相关天体